2021年9月28日,經北京冬奧組委授權,冬奧官帽茶盞在北京2022官方特許商品旗艦店發布,全球限量發行2022套,首批甫一推出便銷售一空。
冬奧官帽茶盞
官帽盞,顧名思義,倒扣過來就像清代官員的帽子一樣,表面以來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色彩系統的天霽藍為底色,寓意未來與夢想,與口沿部分的金色交相輝映。令世人驚嘆的美麗背后,是傳承千年的非遺技藝。
皇帝親自“代言”
宋代第一茶器
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 ,宋代,是中國瓷器燒造的一大高峰。提起名瓷,一般人總聯想到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但在宋代,若要單論茶器,唯有一種堪稱第一。
建盞,古窯址位于福建南平建陽。在小清新為主的茶具家族里,它是一個質樸的異類。胎體厚實,釉色深沉,盡管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錯認成路邊攤的破碗,但一點也不妨礙它成為宋代上至皇家、下至達官貴人的心頭愛。那位史上最文藝范兒的“斜杠皇帝”宋徽宗,甚至為它著書立說。
想想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帝,桌上擺著《千里江山圖》,手里握著建盞,一邊看畫,一邊品茶,這要能支上一個手機,就是最強“直播帶貨”。
燈光下的建盞內壁,仿佛海里游動的水母
復刻+創新
讓東西方都能“懂”
為了向全世界展現最純粹的中國陶瓷技藝之美,冬奧官帽茶盞的制作者、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建盞單一礦石結晶釉復原第一人菅傳義在制作過程中力求無限趨近宋代建盞技藝,不添加復雜的工業原料,僅用產于建陽本地的單一礦石制作釉料,“傳統建盞基本上燒到1300度,單一礦石結晶釉要求更高,幾乎都要達到1400度,最高溫我們實測出來是1404度?!?/span>
菅傳義將官帽盞放入窯
為什么溫控要如此嚴格?溫度太低,釉色過于沉悶,溫度過高,則只剩金色浮于表面,代表冬奧的那抹天霽藍更是消失不見?!盁龁我坏V石的結晶釉,要求溫度上下誤差不能超過兩度”,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光華流轉間閃現攝人心魄的絕美結晶。
釉色一半沉底一半浮出,帶來集古拙與絢爛于一盞的魅力,和恰到好處的?;潭?,“耐磨、耐腐蝕,用醋泡、鋼絲球刷都沒關系”。無需深究細探,也不分國籍地區,人們即使匆匆一瞥也能輕易get到它的美。
為了讓這批冬奧官帽茶盞更實用,菅傳義在器型上也做了創新,摒棄傳統官帽盞(斗笠盞)的直底,采用了流行于唐末五代的“八字底”,外撇的造型增大了盞底的接觸面積,“手殘黨”也不用擔心打翻。
“它是走向國際的,你一定要讓它完美,不能有任何瑕疵,自己心里邊感覺才踏實?!薄@是菅傳義身為建盞匠人的堅持。
千年傳承
不只是一只茶盞
建盞亮相冬奧會,展示的不僅是中國的陶瓷燒造技藝,還有源遠流長的茶文化。
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是明太祖朱元璋將茶葉“改團為散”之后才漸漸形成的,在這之前,中國人,尤其是文人墨客喝茶,要講究得多。
比如宋代,人們把茶做成茶餅,要喝的時候敲一小塊下來磨成粉,放在和飯碗差不多大的茶盞里,用高低變換的方式將沸水分兩次注入,并用茶筅(竹子做成的小刷子)迅速攪拌均勻,謂之“點茶”。流行于日本的抹茶,就是從中國的點茶演化而來。
為什么點茶必須用建盞?“茶藝達人”宋徽宗表示,為的是“取其煥發茶采色”。建盞的深釉色,最能煥發因攪拌而顯現出白色的茶湯最本真的狀態,加上是含鐵胎,分量足,重心穩,操作的時候更加順手。
天子代言,顯貴追捧,將建盞推向了頂峰。但由于工藝極其復雜,和人們喝茶習慣的改變,宋代后建盞燒造一度失傳,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國家組建復原工作小組,才成功復燒出具有北宋風采的建盞。
作為最早一批參與復燒的匠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許家有感觸頗深。
許家有
盡管也曾因行業困境一度停滯,甚至改行,但將古老技藝發揚光大,一直是老人家心中不滅的火種。
宋代美學的極佳印證
中國茶文化的鮮活載體
冬奧會上的福建驕傲——
建盞,美到你了嗎?